Absent Teacher_ Present Reader_ Narrative_ Dialogue_ and Fragment in Yuan Zhongdao’s Zuolin jitan
作者名: Rivi Handler-Spitz - Macalester College
期刊名: T’oung Pao
期数: T’oung Pao 110 (2024) 627–651
其他信息:
摘要
缺席的教師,在場的讀者: 袁中道《柞林紀譚》中的敘事、對話與片段
本文主張,任何對語錄文類的理解都必須考慮作品的文學形式,而不僅僅是其哲學內容,甚至也不僅僅是促成其編纂、出版或消費的意識形態、語言、物質、政治、財務或人際因素。作為一個具體案例,本文分析了《柞林紀譚》,這是袁中道(1570–1623)對其與晚明異端思想家李贄(1527–1602)教學互動的記錄。本文認為,這部文本中敘事、對話和片段的運用,阻止了讀者被動地吸收文本的「訊息」;相反,它們培養了讀者與文本中描繪的角色之間的親密感和認同感,同時也邀請讀者顛覆傳統的師徒權力階層。(原多語言摘要:本文認為,任何對「語錄」類文體的理解都必須考慮到作品的文學形式,而不僅僅 局限於促成該作品編纂、出版或消費的哲學內涵或意識形態、語言、形製、政治、 財務或人際關係方面的因素。舉例而言,本文分析了袁中道(1570–1623)的《柞 林紀譚》,該書記錄了作者與晚明「異端」思想家李贄(1527-1602)之間的教學互 動。本文提出,書中對敘事、對話與片段的運用有助於讀者避免被動地吸收文中 的「訊息」。相反,它們培養了讀者與文中所記述人物之間的親密感與認同感,同 時也鼓勵讀者去顛覆傳統師徒之間的權力等級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