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名: Richard von Glahn
期刊名: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期数: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ume 69, Number 1, June 2009, pp.256-263 (Review)
其他信息:
正文:
由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出版DOI:
https://doi.org/10.1353/jas.0.0002
256条点评
有很多关于上海和条约口岸崛起的详细研究但在西方接触时代,内陆边缘城市的发展却没有那么多。在二十世纪,上海人把它视为一个孤立的死水,但扬州仍然有它的支持者,赞扬它保留旧风俗,并拒绝其作为一个懒惰的文人和贫穷的妓女城市的形象。扬州,当然,没有死。有趣的是,要知道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寻找一个反对西方价值观的道德锚,现在歌颂“中国传统”,是否会在老扬州找到值得保留的东西。或者他们是否只是将过去的用于寻求传统中国新定型观念的游客? Finnane’s扬州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历史悠久,观察了中国在过去五个世纪中经历的巨大变化的微观观点。
吉安文人与宋元明在中国的地方作者:Anne Gerritsen。莱顿:布里尔,2007年.Pp。 xv + 258. $ 134.00。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Richard von Glahn
新儒家社会思想给当地社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作为社会行动的关键中间区域一方面是家庭,另一方面是国家之间。在南宋时期,甚至在帝国晚期的大部分时间里,正是在这个舞台上,新儒家文人(shi?或者shi-dafu ?)认为他们可以发挥他们的道德权威。方式将真正改变社会。在这本有趣且创新的书中,安妮·格里森讲述了吉安的文人如何?优先(在江西省)寻求确定他们与当地社区的关系,以加强他们在调和普遍儒家理想与地方机构和实践之间的作用。与之前的研究相反,格里特森主要关注的是社区的概念化和文人的地位 - 正如所说的那样,“当地人的方式” - 而不是制度遗产受到新儒家运动启发的文人活动。在这项研究中,从南宋到晚明的长时间跨度允许Gerritsen追踪连续性和差异性
由哈佛燕京学院出版
hJAs 69.1(2009):256-63
评论257
对于社区的概念,否则会被对于帝国中国的大量奖学金所占据的王朝周期的限制所掩盖。Gerritsen确定了吉安文化的演变中的三个阶段 - rati在五个时期对地方主义的思考几个世纪从1100到1600。在跨越南宋和元朝的第一阶段,关于当地的着作显着集中于文化和宗教文化。文人投身于“当地道德的守护者,作为教师和精神领袖,作为当地实践的翻译”(第98页)。在明朝初期的第二阶段,吉安男子在国家政治阶段的无与伦比的成功,使他们的注意力从吉安到首都。 Gerritsen认为,尽管他们缺席来自吉安,但当地身份对资本官员仍然很重要,但他们与当地社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没有更长时间地密切参与当地文化生活,资本官员没有 - 无情地指挥着巨大的政治和社会声望,这给了他们的声音显着的重要性。最后,在明末,吉安文人失去了他们在国民政府中的显着地位,并再次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他们的家乡。但是,虽然晚明lite再次在建立和塑造地方机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他们通常只针对全国观众而非纯粹本地观众解决知识分子和社会问题。Gerritsen强调文人的可塑性本地概念;根据时间和环境,个体文人提出“地方身份及其意义的问题”的“不同,冲突,重叠的答案”(第13页)。与此同时,她一方面对宋元时期和明朝中后期的地方主义概念进行了基本的区分。在她看来,明初中央国家权威的复兴(以及吉安文人在当时帝国最高的梯队中特别突出的位置)从根本上改变了范围和性质地方主义的身份和行动主义。明中后期回归地方 - 策略并不是简单地再现早期的宋元模式,而是假设新的形式反映了文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改变。文化社区的格里森的概念文章dis-对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发挥了明显的精英视野。实际上,在界定社区“作为一个动态过程,作为一个
258条点评
想象的构造,作为南宋,元和明吉安人民心灵中存在的一种视觉,而不是作为一种实际状态的存在或社会组织装置“(第62页),Gerritsen正在讲述由历史,神话和记忆构建的想象社区的,以及实际的社会关系。相应地,“社区”不是一个社会行动的领域,而是一个话语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文人将自己的权威主张作为中国国家与现有的思想和行为规范之间的调解者。在另一。虽然在Gerritsen的分析中,诸如寺庙,学校,血统和社区契约(xiangyue??)等机构的形象,但是它们作为意识形态建构而不是实际上如何操作以改造当地社会。关于社区文化的文人话语是关于文人如何代表他们的社会和文化领导的对话。
在南宋,吉安文人经常在以寺庙和宗教文化为中心的着作中提出地方主义的主题。在南方宋吉安文人的意识中,神圣的力量似乎已经显得很大,他们经常把他们的家乡描绘成一个边疆地区,在那里,野性的超自然力量在景观和人类居民身上施展了超凡的力量。寺庙建筑和崇拜这些神圣的实体 - 神,恶魔和自然的元素 - 力量 - 对于驯服和穹顶的使命至关重要 - 讽刺这种令人生畏的景观。因此,吉安景观变得点缀着寺庙,地标成为“记忆的地方”,以“人与神的成功互动”为目标(第45页)。 通过撰写关于这些互动的文章,“文人可以将自己写入景观,并在其中创造归属感”(第46页)。
虽然文人对宗教生活的文化领域的兴趣通常与共同的宗教习俗没什么关系,但Gerritsen主要认为他们的作品仍然表达了由衷的个人信仰。甚至主流宗教实践的批评者,如着名的新儒家学者和欧阳手道老师? (1267年之后的1209-),表现出对神圣力量的深深敬意,以及一贯的关注,以纠正文人和平民的庸俗迷信和宽松的道德。与此同时,格里特森肯定为寺庙写作奉献和纪念“为文人提供了在地方社会中维护权威地位的手段”(p。
评论259
54)。作为当地社区的象征,寺庙的认可不仅源于希望利用这些社团产生的社会和文化声望,而且源于对寺庙中重要的寺庙地位的认识。社区生活。通过积极干预当地的宗教活动,lite rati表达了对改善“社区精神健康”的真正承诺(第91页)。格里特森描述了文人在地方宗教文化与广大公众和国家之间作为“解释和翻译”之一的作用;文人“把它视为他们的任务以这样的方式表现当地的实践,以便更广泛地匹配建立的精英话语”(第68页)。
相比之下,在明代,寺庙不再将文人作为当地社区的成员和领导力的领域。由第一位明朝皇帝太祖制定的宗教改革,在吉安开设了一个巨大的寺庙重建计划,与其他地方一样。当地的寺庙顾客仍然一如既往地热衷于获得着名文人的专门铭文。但吉安男子在帝国政府中获得高级职务的成功使他们远离当地社区,并将他们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国家关注的问题上。知识分子经常不得不为他们没有个人熟悉的寺庙写出铭文,采用了一种超然自我的语调,赞同太祖的宗教改革,并赞扬帝国的慈善道德影响及其对新的承诺。 - 儒家的道德信念。与当地社区分离的,这些铭文的作者支持传统的陈词滥调,而没有认真努力改变地方层面的实际宗教活动。这种“集中的当地宗教观”(第150页)源于作者对法院和国家而非地方选区的关注。它还反映了一个转变的宗教景观,在这个景观中,帝国要求在整个宋元时代蓬勃发展的各种各样的地方邪教组织中建立一个严格统一和官僚结构的寺庙和规定形式的仪式实践。 。Gerritsen因此认为,从元朝到明的王朝过渡扰乱了吉安文人的主流地方主义倾向。 但到了十五世纪末期,全国政府中的吉安男子的高调已经减弱。吉安文人再次在家中度过了大部分的生活,他们的着作反映了这种重新定位
260条点评
当地社区。然而,虽然地方在晚明文人作品中再次成为身份的焦点,但地方主义的意义却发生了变化。吉安文人通过对当地宗教的讨论失去了表现权威的兴趣。寺庙铭文采用了更为客观的语气,他们的作者与普通观众交谈了关于普遍的哲学和道德重要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当地社区成为现实。
在某种程度上,宗教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减少是由于自然土地的转变 - 景观本身。吉安现在是一个厚重的定居农业区,而不是一个边疆。人类定居和农业的进步已经驯服了曾经令人生畏的荒野,管理自然界的神力已经失去了引起敬畏和恐惧的大部分力量。更重要的是,然而,由于血统,学校和社区契约等新机构对社区认同的谴责,寺庙已被取代。尽管文人退出了religious宗教文化领域,但Gerritsen仍然得出结论:“明朝当地的communities社区,远远超过南宋和元,,被视为将人们聚集在一起的文化空间,无论他们的社交和社会是什么经济地位“(第220页)。 我发现这个陈述令人困惑,并且确实与Gerritsen分析的
其余部分不一致。诚然,与明初相比,当国家主动推动建立学校和寺庙时,到了晚明时代,当地的机构已经基本上被私有化了。然而,主导着晚明族,祠堂,学校 - 社会景观的新社会制度受到社会和经济地位的极大限制。 Gerritsen没有深入考虑血统的发展,主要是因为,作为归属的亲属群体,血统几乎没有为建立社区意识提供基础。相反,她讲述了学校为更具体的社区认同概念提供基础的方式。但支持这一论点的证据充其量是模棱两可的。十六世纪曾经如此着名的白鹭洲学院的复兴似乎对地方法官的努力比对地方精英的主动权要多得多。 十六世纪吉安在王阳明的新儒学传统中成为国家知名的中心,并成为王氏江油群的家乡。
评论261
弟子。定期聚会在青云山的一个静修场举行,讨论王的教导,但这些集会及其智力活动的参与者不是本地的,而是国家的范围。 Gerritsen引用了Sarah Schneewind的调查结果,他表示,明朝早期建立的国家授权的“社区学校”(shexue ?)大部分由后来的地方领导和地方利益所接管。 1530年代。但Gerritsen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表明吉安文人积极参与社区学校的管理。她对晚明文人社区概念中学校重要性的主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罗红贤写的题词。 (1504-1564),江油集团杰出人物之一,为当地的吉安学校,其中罗颂扬学校和孔庙作为社区中心生活和集体仪式场所,重振道德意识 - 当地居民的当事人。但罗本人并不是这个特定的当地社区的成员,他也没有参与这所学校的改造。Gerritsen还强调罗红贤和江油集团的其他成员是社区的主要倡导者 - nants采取定期集会的形式,以更新社区团结,并提供道德灵感。但是在这些案例中,当地文人因为他们的知识分子而被征求了这些人物的献身和序言,而不是因为他们是他们社区的实际成员。此外,社区公约只享有短暂的人气,并且未能成为培育社区关系的持久模式。
正如格里特森自己强调的那样,晚明文人的着作与宋元时代的着作不同,他们关注的是广泛的社会,道德和智力问题,而不是当地社区的具体关注点。在我看来,从明显具有广泛包容性的制度的寺庙转向更为局限的,如血统和学校这样的协会形式,在明代吉安文人中间出现了一种更为狭隘的社区概念。 由于格里特森的研究侧重于社区作为一种知识结构,因此她没有调查其他时间和地点记录的社会成功的策略类型,如Robert Hymes,Harriet Zurndorfer,Hilary Beattie等学者, Jerry Dennerline,Timothy Brook和Michael Szonyi,的确如此
262条点评
约翰达德斯的明吉安(更准确地说,是吉安的一个县)。 由于缺乏对地方文人的实际社会和政治行为的讨论,格里特森断言吉安文人士“操纵现有资源将自己定位于当地社区”(p。 82)并且“仪式社区作为一个关于地方权力的谈判的舞台”(第77页)仍然令人沮丧地模糊。关于社区的文人修辞的演变肯定必须与他们作为吉安社会内的地方精英的角色的变化联系起来,但两者如何相关仍然很大程度上未被探索。他对吉安太和的研究?明朝时期,
约翰达德斯认为泰明文人的地方主义身份在明初时期,吉安的文人,特别是太和的男人,在国家官僚精英中取得了显着的突出地位。他们在泰和的共同起源培养了“社会根深蒂固,同志和个人认同的强烈感觉”,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指导当地社会重建的平台,并光顾年轻一代的奋斗者。”1但是,达德斯告诉我们,这种敏锐的地方认同感在十六世纪消失了,泰和文人在国家政治舞台上不再享有戏剧性的成功。庇护网络的枯萎,财富在更广泛和不那么有凝聚力的土地上的分散 - 所有者,移民和企业血统的扩散,贬低了泰和文人的社区风气。相比之下,格里特森则赞成“将明初看作仅仅是在南宋开始的长期地方行动主义中的短暂失常”(第223页)。 在1100到160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当地人比中央地区更具吸引力 - 作为社区认同和归属的网站”(第227页)。 如果没有更加深刻地理解吉安文人在晚明地方社会中扮演的实际角色,就很难调和达德斯和格里特森提出的截然相反的结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Hamashima Atsutoshi观察到江南的 - 不可否认,一个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 - 在明朝时期从乡村社会中移除地主阶级离婚的土地精英当地宗教
1 John W. Dardess,A Ming社会:Kiangsi的Tai-ho县,在第十四至七 -
十世纪(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p。 249。
评论263
2,Hamashima将这一趋势归因于太祖对抗江南主要的地主精英的运动,导致了宋元时代的大地产的消失,以及伴随着已故的地主的趋势 Ming commer-cial expansion。这种模式或许可以解释由于格里特森观察到的宋元与晚明文人对社区的概念的差异。
最后,格里特森的研究进一步支持了论证,即明太祖的行政和宗教改革已经持久 - 虽然往往是意想不到的 - 对当地社会的影响。李嘉?太祖于1381年制定的农村自治制度,随着新的国家授权的宗教崇拜改革,在十五世纪下半叶基本上已经解散。 Nonethe-少,正如Michael Szonyi为福州所展示的那样?在福建省内省,太祖的举措对整个明朝和清朝时期的法律地位,税收义务,土地所有权和继承权,亲属关系以及宗教仪式产生了持久的影响.3因此,Gerritsen-追随彼得波尔的脚步 - 确认明初的“国家转向”改变了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 - 这有助于塑造对社区意义的重新定义在十六世纪的吉安文人的“本地转向”中出现的
2 Hamashima Atsutoshi ?,Sōkannoshinkō:KinseiKōnanōsonhakaito
minkanshinkō?の?:?世?と? (Kembun shuppan,2001)。
3 Michael Szonyi,实践亲属关系:中国帝国晚期的血统和血统(Stan-
福特: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2年)。
帝国中国24.2(2003):1-50。
彼得·K·波尔(Peter K. Bol),“后来的帝国中国的’地方主义转向’和’地方认同’,”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