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名: Sally Borthwick
期刊名: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期数: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ume 69, Number 2, December 2009,pp. 443-450 (Review)
其他信息:
正文:
由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出版DOI:
https://doi.org/10.1353/jas.0.0028
评论
阐明公民身份:公民教育和学生中国东南部的政治,1912-1945?作者:Robert Culp。 剑桥: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7年.Pp。 xvii+ 382. $ 49.50。
Sally Borthwick,布鲁塞尔
罗伯特·卡尔普(Robert Culp)在共和党时期的最初几十年中,从中国东南部的公民教育的深入描述中成功地从一连串的伙伴中蒸馏出来。这项任务包括对教科书收藏,学校出版物,国家和地方档案,以及回忆录和访谈进行十二年的详尽研究。从这个迄今为止难以解决的大量材料(仅一个教科书收集超过两万卷),Culp通过共和时代前四十年的变迁,提供了关于公民教育发展的连贯叙述的证据。该主题被广义地解释为包括不仅教科书和课堂的内容,还包括公民仪式的表现和学生自治的实践。
为了与他对共和党时期的关注保持一致,Culp只是简单地对20世纪初公民身份的理念和术语的初步普及进行了简要介绍。中国人用于公民的两个词表达了两个略有不同的概念:国民? sug-对国家负责,而公民?建议公众参与 - 拥有权利和拥有权利以及义务。公民是“公民教育”(gongmin jiaoyu ?)中使用的术语或者更常规的英语中的可称为“公民”。(历史上,“市民”一词[shimin ?]也是用于“公民”
由哈佛燕京学院出版
hJAs 69.2(2009):443-50
443
444评论
重新描述英国“民间”,“公民”,“”和“市民”与城市居住地的词源联系。)中国转向西方关于构成一个强大的民族和国家的思想的原因一直是学术界的主题检查。特别是在提到公民身份方面,Culp观察到“在危机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教育工作者和政治领导人希望通过改造 - 将人民变为充满活力的现代公民来重塑他们的社会和政体。 。 。 。公民[是]新的种社会和政治代理人,他们的公共行动将拯救国家社区“(第4-5页)。在西方,除了一小部分爱好者之外,公民经常被认为是一个值得但却无法引用的主流课程。在中国,情况并非如此,中国对国民生存的认知和实际威胁提升了受到教育和国家关注的前沿问题。
Culp利用比较文学来区分公民身份的四个方面,他认为这是“国家身份,政治参与和权利,社会成员和文化公民”,“相互促进并促进了一致的概念” 共和国公民身份,其特点是直接参与和对国家福利的实际行动“(第9页)。他在四个主题章节中开发了这些维度,其前面是简短的年表介绍了公民身份的主体和中心代理人,并且跟随着追溯公民身份的过程到现在的结论。 在1904年的新学制中,使用教育来培养良好公民的想法很快被制度化,这表明保守派和激进改革者对这一概念的广泛接受。 清政府的五项官方教育目标,于1906年颁布,包括“尊重公益”和忠于帝国;和书国民bidu ? (必要的阅读为公民),改编自日本模型的两个返回的stu-凹痕,经历了二十六个版本。最初,公民教育采取了“道德修养”(xiushen ?)的形式,这种形式在儒家道德上大量加速,并与儒家经典一起教授。尽管他们有传统的导向,但在1909年引入的德国和日本的道德教育和公民身份的教训是新颖的;对于前几代人来说,儒家经典
评论445
和相关的引物是道德教育,并没有被认为需要补充。 共和党政府于1912年就职,这需要对国家概念化和城市的责任进行根本改变。共和国第一任教育部长蔡元培明确批评了上一届政府为君主制制忠诚臣民的目的,而是呼吁以公民文化为教育,将全体人民的福祉视为它的目标。 Culp观察到“在Cai的表述中。 。 。创造现代公民是现在是中国教育的中心目标“(第1页)。 新的领域是有争议的;随着智力潮流和现实世界政治联盟的转变,儒家和各种各样的西方影响力相互竞争和相互结合。 “道德修炼”及其儒家色彩,仍然是共和国头十年的公民教育的载体。然而,新的课程和教科书往往明确提及公民为公民,强调他们的公共角色与反对以家庭为中心的儒家道德。一个1917年的作品,公民bidu ? (Nec-对公民的阅读;注意从“国民”到“锣分”的变化),包含了从君主制到共和国的变化:在一个民主国家,孔子的格言“有些人统治;有些男人被其他人统治,“被所有人统治取代;所有人都受到别人的统治。所有男人都是平等的;所有人都是自由的。“1然后,作者介绍了孟德斯鸠对三种政府形式的描述,每种形式都有其组织原则:专制主义,以恐惧的组织原则为特征;君主制,荣誉;和共和党人一起,后者被解释为公共的精神或公民道德(公德?)在国家的爱情中表现。
直到1922-1923的再工作学校制度公民身份的愿景作为平等地适用于所有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复合被载入一个单独的学校课程,取代了道德教育。这一举动由一群自由派知识分子带头,他们的思想与美国进步教育的趋势以及五四时期的事件和思想相一致并受其影响。在初中
1方力生?,Gongmin bidu(上海:中华书局,1917),2:21。
446评论
公民身份保持其传授道德教训和事实信息的作用,但其范围扩大到涉及地方自治,工业劳动,贫困,性别不平等和“人格发展”的自由主义目标等主题。
Culp工作的优势在于他不仅仅追溯了公民教育的知识史或教育理论,而且表示课程如何通过各种集体行动来实现和实现:学生自我政府;课外俱乐部和社团;学习小组,阅读社团和学生出版社;和工作人员或学生组织的公开讲座。预谋共产党群众组织,学生和教师也为群众设立了升学校,并举行了大规模的政治示威活动。由Culp检查的少数下层扬子学校产生了一种丰富多样的学生行为和参与,通常以学生自己的语言报告(特别参见第3章)。
公民的方向,内容和目的的重大转变 - 船舶教育在1990年以后的国民党控制地区发生了。共和党早期时期的各种政治潮流为实行国民党主义提供了一种方式,首先是在1928-1929,以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课程形式,然后是复兴的公民类。与他们的前辈一样,这些课程介绍了政府机构和社会经济机构的丰富信息,但增加了国家 - 意识形态和仪式。团结的象征性仪式(例如国庆日)和抗议(例如国家羞辱日)已经为学生颁布公民身份提供了一个场所,并且因此它们已经成为民族主义者之间争论的场所和共产党。在民族主义者掌权之后,然而,左翼宣传和动员被迫在地下。根据Culp的说法,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公民教育在许多方面与当代法西斯政权的青年培训计划相似。像他们一样,共和党的公民教育强调外部纪律和团队(作为童子军,军事训练和住宿学校生活),清洁,身体健康 - 对单一党派和领导者的忠诚,秩序和忠诚,尽管它与军事侵略没有联系,并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多元化(第至第205-7页)。 Culp还敏感地观察到“国民党的关注常规仪式实践”[如每周的追悼会
评论447
对于孙中山来说,而不是创造引人入胜和美学上的吸引力 - 仪式可以被看作是它与欧洲当代法西斯政权之间的另一个关键点,其中激动人心的规范是权力的中心技术“ (第240页)。民族主义者可能故意选择这种常规化,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更有可能成为目标,而不是强烈政治情绪的受益者.2
Culp的优势在于他细致的阐述和细微差别的细微差别。共和党公民身份话语 - 在寻求救国的不同时期归于公民身份的各种意义,以及通过团体和个人行为以及政府法令实现这些意义的方式。对这样一个密集而精细的作品来说,是很难做到的。有时,然而,人们会欢迎更加专注。本书的组织分为民族认同和文化,政治和社会公民身份的重叠领域,以及其丰富的细节,意味着总体主题并未明确出现。影响现代中国的许多问题都是隐含的,或者在几个行中处理,有时很难将公民行动的个别例子放在更广泛的趋势中。在主题方面,一个统一的主题似乎是对比
公民身份作为公民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作为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前者“强调公民充分和积极地参与政治社会。 。 。 。这种模式下的公民身份是一种积极的实践形式,通过直接参与对社区至关重要的任务依靠个人的道德承诺来规范他 - 自我并选择服务社区,将集体利益置于他的上方拥有“(第103页),反对对英美自由主义传统的个人权利的关注。除了极少数例外,Culp在共和党中国确定公民教育,具有公民共和主义。然而,将公共利益放在私人关系之上是亚洲和西方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直到最近,尤其是在国家紧急情况下。 Culp将约翰·杜威(John Dewey)作为公民共和党人的一个典范,一个社会服务的信徒和个人的一部分。
2遵守往往是敷衍了事;在一所着名的南京高中,导师领导学生在每周朗诵孙中山的时候会忘记半路通过;看何昭武?,尚雪姬上? (北京:三联书店,2006)。
448评论
整个;但是,从1919年到1920年,杜威非常成功的中国巡回演出之一就是他代表英国 - 美国民主,其所有这些都体现在个人自由上。 事实上,Culp确实承认,在1922年和1923年的新学校系统开幕后,“许多公民教科书。 。 。似乎是推动一种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形式。 。 。 。 [其中]所有人,无论其社会或经济地位如何,都被视为自由和平等的社会成员,基于他们作为人的内在价值“(第144页)。尽管如此,他断言“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形成一种充满活力的现代民主政体形式但是与大多数欧美学者最为适应的英美自由主义完全不同”(第107页)因此模糊了竞争方法之间的分歧。
Culp隐含其他主要问题或仅在传递中处理它们。人们可以希望更充分地处理公民身份的作用在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如何,什么,以及中国是否应该向西方学习的争论中。上面提到的孟德斯鸠的翻译只是使用外国当局和词汇合法化的方式的一个例子,提升了新概念和角色的地位。 Culp指出,中国的公民身份“从外国模式[例如]大陆以欧洲的公民共和主义方式,英美思想,斯大林主义的公民仪式模式和法西斯式军事训练”中得到了折衷“ “以独特的方式相互并列”(第277页),但他并未说明是否有任何学生或教育工作者发现级别的外国借款存在问题或疏远。总的来说,他认为他们认为他们在这些完全不同的成分之间实现了一种独特的中国合成,或者在这种合成之间达到了最小的平衡;进一步阐述这个主题的比例是有用的。尽管Culp讨论的精英学校的个别学生可能将不同的和经常相互矛盾的元素融合成一个令人满意的个人汞合金,但他们的世界主义将成为被世界排除在外的人们的毛泽东攻击的目标。与公民教育密切相关的问题是“人民素质”和教育者和精英的文明使命。认为西方国家因为人民素质高而取得进步的信念以及相反地认为中国问题归因于其人民素质低下的内在化,可以追溯到梁启超
评论449
并且在之前引用的1917年公民身份教科书中重申:“一个国家的进步或下降取决于她的人民的标准(成都?)。”3今天,另一个术语,“质量”(suzhi?) ,使用,但在毛泽东时期的过渡期后,提高人民的标准的呼吁已经更新.4文明群众的主题可能更适合小学教育的处理,更广泛但是,第二名学生的精英团队可以被视为梁启超所描述的“文明自由 - dom”的第一批成果.6 Culp提供了一个关于“空间,时间和上学日”的部分“和新生活运动一样,回答中国在公民道德,礼仪和卫生方面的不足(第165-78页)。学生们为他们的愚昧的同胞建模了一种更加精致和卫生的生活方式。 Culp在他的结论中回到了这个问题,在那里他观察到,在今天的中国“在服装,承载和公共行为方面的改进”再次“将社会主义精英与所谓的不文明群众区分开来” (第297页)。然而,考虑到过去一个世纪这个主题的突出性,人们会欢迎进一步的阐述。
Culp的最后一章汇集了他耳朵的各种线索 - lier讨论并追溯到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公民身份。他看到共和党时期的公民共和主义 - 以及毛泽东时代的群众动员之间的连续性,并指出“毛泽东时代的公民行动与20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的积极公民理想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 。 。 。 。中共有效地扩大了对公共生活的参与,使几乎所有中国社会团体的成员都考虑到了这些 - 自我和公众参与的公民(锣分钟)“(第289页)。这一评论再次模糊了持续方法之间的区别。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确实鼓励中国人
3方六生,公民,2:11。4最近的一篇讽刺作品中提到了改变态度的苛刻总结: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看到中国公民成为颓废资本主义西方的典范。 70年代,但他们的质量在80年代急剧下降,当时他们被发现甚至是最基本的文明行为规则。见Zhi wo he qiu ?,“当代中国公民苏之平家的变迁史”? ?,http://www.360doc.com/showWeb/ 0/0 / 450259.aspx(2009年6月2日访问)。
5见Paul Bailey,改革人民:改变对大众教育的态度
二十世纪初中国(爱丁堡:爱丁堡大学出版社,1990年)。
6梁启超?,“新民说”?,新民聪宝?,没有。 7(1902):
7-8。
450条点评
成为“公众参与的人”,但是,具有普遍权利概念的公民这个词实际上从未使用过;权利与行为和阶级起源有关。
在谈到今天的中国时,Culp观察到,“在很多情况下,现在正在进行辩论或颁布的公民身份的原生概念和做法都有中国先例在共和党时期发现表达但是在国际时期被强调了 - 毛泽东时期“(第293页)。他认为这些包括“民族主义的竞争版本,政治参与的自由民主方法,精英文明项目,以及在资本主义市场中谈判的社会成员资格”(第299页);但过去三十年的这个概括性的总结可能是有用的 -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公民教育的发展,包括郑州周大学的建立。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学校公民身份文本的出版,以及1949年以前的公民教育历史研究的出版.7最近,共产党和发表Char-的不同知识分子ter 08试图宣称公民教育,这表明它仍然是当今中国的一个激烈竞争的领域.8虽然这些发展中的一些已经来得太迟而无法纳入Culp的工作,但他们可能会提供介绍后来关于二十一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一卷。
7关于研究中心和教科书系列,请看李阳,“中国新公民都信”,http://www.heb.chinanews.com.cn/news/zgxwzk/2006 -01-07 /1366.html(2009年6月2日访问)。关于在1922年至1923年的新学校课程中进行公民教育的深入研究,请参阅Silushang de gezhe丝?上,“Renxu xue-zhi qianhou de gongmin jiaoyu zouxiang”? ?,http://blogju.sina.com.cn/main_v5/ria/print.html?blog_id = blog_48f4c32501009hea(2009年6月2日访问)。
在2007年10月的第十七届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胡锦涛主席呼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次年12月,第二年,一些着名的中国人发布了“零八宪章”(Lingba xian zhang08 ?),这一宣言包括要求以“推进普遍价值观和公民的公民教育”取代政治民主国家’权利,培养公民意识,并促进为社会服务的公民美德“(英文翻译由Perry Link提供,网址为http://www.nybooks.com/articles/22210 [2009年6月2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