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名: Emma J. Teng
期刊名: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期数: Volume 79, Numbers 1 & 2, 2019 pp. 400-408
其他信息:
正文:
《哈佛亚洲研究杂志》,第79卷,2019年第1和第2期,第400-408页(评论)
哈佛大学燕京学院出版https://doi.org/10.1353/jas.2019.0030DOI:
有关本文的更多信息https://muse.jhu.edu/article/759141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020年7月15日16:29从哈佛图书馆提供
400条评论
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如果shashū并不意味着“复制”,那么是否使用了另一个更早的抄写来修复这些图形? 专着没有提供任何替代证据来支持Iida提出的重构转录的可靠性。因此,普拉德(Pradel)疏忽地挑战饭田(Iida),从而破坏了她对以书记号()为基础的首乔最初作品的背景审查的可信度。简而言之,本“专着”的两个重要论点的某些方面(当单独考虑时会引起人们的兴趣)似乎在方法论上互相揭穿,因为它们基于第十三章中对原始书名的条件的两种“不相容”解释。 然而,这种逻辑悖论不应被视为本专着的主要缺陷。普拉德(Pradel)对首长碎片上的图案的详细分析是一种巡回演说,她的假设-可能在13世纪中添加了图像以反映新的灵修背景需要进一步考虑。 这部专着是信息和挑衅性思想的宝库,我相信它将成为研究TSM的基础课本和几代以英语为母语的年轻学者研究相关主题(例如昭德王子的崇拜)学术界。
进入中国的通道:文学,忠诚主义和殖民地台湾人蔡建信。剑桥:哈佛大学大学亚洲中心,2017年。 xiv +342。$ 49.95布。
麻省理工学院的Emma J. Teng
蔡建信的《通往中国的通道:文学,忠诚主义和殖民地》台湾运用“通道”的双重含义,对忠诚主义的主题和忠诚主义者的形象进行了高度原始的考察。文学。蔡以聚焦于有时是经日本前往中国的作家为对象,展示了他们是如何创造性地部署和改写了中国传统传统的忠实拥护者的理想和隐喻,以便通过台湾被清(1636–1912)抛弃而努力。 ,日本殖民主义的变迁和在现代世界中寻找台湾人的身份。蔡认为,忠诚主义的传统不能被解释为毫无疑问的,
哈佛燕京学院出版
HJAS 79(2019):400–408
评论401
台湾与中国之间的基本纽带没有变化,而是揭示了这种历史联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像其他台湾研究中的著作一样,该书也为“台湾为什么要作案”提供了依据。1它也更广泛地用于发声点燃的研究领域以及对忠贞的批评主义的理论讨论。比较而言。蔡所审查的文字展示了台湾殖民地文学生产的语言多样性,包括用古典中文,白话,日语写的作品以及尝试用中文抄写台湾(南闽?)地区性语言的尝试。脚本。它们进一步涵盖了诗歌,游记,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小说,散文,戏剧等的类型等等。引言部分列出了作者关键问题的轨迹,即“从忠诚到后忠诚”(第1页)。 ),并确立忠实拥护者(yimin ?)的形象在中国文学和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性。蔡先生首先展示了忠诚主义的传统“如何在清朝结束后经历了另一种生存和文化的重新构造”(第34页),然后进一步阐述了台湾为何重要的理由,并认为台湾作家对殖民地台湾忠实文化和身份的创造性改造,提供对忠诚主义和后忠诚主义问题的新见解。他展示了台湾由汉族人征服和定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61年明(1368-1644年)对台湾的占领忠诚的Koxinga(郑成功; 1624–1662年)产生了。作为效忠者的yimin和同义字yimin ?之间的纠缠,意思是“移民定居者”。 台湾殖民地的“忠诚”概念因明忠诚的遗留而变得复杂,因为该岛的汉族定居者首先面对Koxinga的灭亡和清朝对中国帝国的征服,然后是台湾的Japa-nese殖民地,最终是1911年的中国革命,是由某些台湾人庆祝的,是明朝的老忠实主义者对满清的胜利。蔡将文学史与当代事件联系起来,进一步考虑了1949年后台湾的忠诚主义的遗产,这成为蒋介石下反共和党的忠诚主义的堡垒? (1887–1975)。
1雪莱·里格(Shelley Rigger),《台湾为何如此重要:小岛》,《全球动力》(马里兰州拉纳姆:
Rowman和Littlefield,2011年)。
402条评论
第1章“邱凤甲与创伤后的抒情诗”,考察邱凤甲丘的中国古典诗歌史(shishi ?)。 (1864–1912),他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台湾诗人。 邱的生活跨越1895年台湾割让给日本,短暂的建立独立的台塑共和国(1895–1896),和1911年的共和革命,推翻了清朝。 客家后裔来自广东的邱先生在台湾接受了中国的古典语文教育。 1889年,他去了北京,他参加并通过了最高级别的民事考试。 在北京短暂担任官职后,邱就对幻想破灭了官僚主义的生活回到了台湾。他作为老师和诗人的安静生活很快就被打乱了,但是,由于台湾对日本的割让,这是一场创伤事件,在这幅生动描绘集体哭泣的场景中捕捉到,这打开了蔡的一章:
1895年是疯狂的一年。突然之间,整个台湾岛表现出歇斯底里的一个关键症状-集体哭泣。当新闻报道传到人们的耳中时,他们流下了眼泪:清廷已经同意永久地将台湾的全部主权割让给日本。 。 。 。 被中国人出卖和冷落的感觉使岛民失去了情绪控制。 。 。 。他们越想起岛与大陆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绝望感越强。 (第54–55页)
这个场景既为邱国上书“王位”及其随后的诗作奠定了历史背景,也为蔡子国以后对与更广泛的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有关的眼泪研究进行了调查奠定了基础。邱立即加入“对日武装”的呼吁,他还向皇帝写了一份请愿书,要求其放弃割让台湾的《马关条约》。邱永发誓要在岛上消亡,以抵抗日本人,并率先并资助了抗日游击队,并参加了1895年5月台湾共和国的建立。之后不久,他突然退回中国,提起指控他挪用了资金。不能履行他在台湾灭亡的誓言,丘于1912年在广东孤独寂寞而遗憾地死。通过仔细阅读邱的诗歌以及他的请愿书和写给王位的信,蔡证明了作家是如何写作的。
评论403
对以哭泣而闻名的中国历史人物使用诗意的寓意根据同时发生的事件来重塑过去,并塑造自己作为忠实者的身份。蔡认为,邱在诗歌中对哭泣的偏爱是对他“试图形成一个发誓要与这个国家灭亡的忠诚者的一种认同”的表演性行为(第77页)。本章进一步使“忠诚主义”这一概念复杂化,因为邱不仅要接受清法院放弃台湾,还必须接受他在
年退回大陆后自己对岛的放弃。 1661年的贤哲。邱的诗歌敏锐地意识到,祖先“回国”到广东的想法充满了矛盾:
当旧国家变成异国情调时返回家乡的人仅仅是路人。 (第61页)
蔡写道:“虽然邱知道中国是他的祖国-,祖先却不熟悉。中国并不熟悉,他“家乡的荒芜”加剧了他的错位和“迷失方向”(p。62)。在这里,您可能会注意到大陆在沦为满族侵略者之后成为“异域”,而台湾则是明代忠诚主义者的老据点通过割让变成了“异域”去日本本章和下一章是史学学者特别感兴趣的地方。
第2章,“联衡与历史诗学”,通过对大湾着名诗人-历史学家连衡(1878年至1936年),以他的巨著《台湾通史》(Taiwan tong-shi ?)最为著名。本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文学传记,一部分是历史记录,揭示了诗人的个人动机,激发了他“对历史作为传播的忠诚感”(第114页)维护和传播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各个方面面对日本统治的后代。与秋对大陆的光荣退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廉(Lian)进入中国的通道是服务于他的历史计划,记载了隋朝(581–618)到日本的接管。 第1章将邱的作品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哭泣者联系起来,而本章则将连氏的作品与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联系起来。 (约公元前145-87年)。仔仔
404评论
展示司马对联谊会的影响,同时强调一个重要的区别:司马联的历史是在汉朝(apo-gee)时期(公元前202年至220年)产生的,而联谊会则是在衰落的年代(台湾丧失了)到日本和清朝时在外国入侵下步履蹒跚。因此,李连强调了“历史与危机国家之间的联系”:“按照古老的说法,一个国家可以消亡,但其历史却不能消亡。 。 。 。在这方面,如果没有台湾的历史,对台湾人民来说会不会很痛苦?书写历史很困难,但是要写“台湾史”就更困难了(第131页)。在他的一生中,他进行了多次中国之旅,从南到北地域广阔,并且最终于1936年在上海去世。lian与当时的中国情报人员的交往及其对他的工作的影响是虽然连连以台湾通史而著称,但本章还以诗歌,旅行,写作和散文等其他流派来论述他的著作,并讨论了他的语言学和藏书学活动。蔡先生展示了这些活动如何代表“在中国古代寻找台湾的政治和文化合法性”(第147页)。连先生在1931年1月发起的专栏“台湾语的讲授”特别有趣,该专栏旨在调查“台湾人的词源正字法”(第157页)。 )。该项目的目的不仅是为台湾南部闽南地区的演讲树立文字文字,而且还旨在支持连氏的双重论点:“台湾语言不是方言,而是中国古代的通用语言”(第147页),台湾语言不是庸俗的,而是“优美而优雅的”(第149页)。连先生担心会因为侵略性的日本殖民语言和教育政策而消灭台湾当地语言,而著名地写道:
我是台湾人,会说台湾语。但是我不能写,也不能理解这些词的含义,对此我深感羞。 。 。 。我担心台湾语言很快就会消失,然后人民的民族精神就会瓦解。 (第148页)
如蔡所言,廉的话对台湾后来的文学运动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还被分配用于各种政治议程。
评论405
第3章“来贺,张申切和拓扑写作”转向以两个台湾作家来贺的个案研究为基础? (1894–1943)和张申q ? (1904-1965年),以检验“经检验的语言,言语和身份之间的关系”(第51页)。 也从邱和练练的古典中国诗歌和历史笔迹转向了促进小说和戏剧白话写作的运动。受中国反例的五月第四运动的影响,并呼吁以白话文发表新文学,殖民地台湾的情报人员就废除古典语言的语言建议积极辩论。连衡通过保留中文与古代中国的“音速联系”(第51页)来抗拒日本的同化,而到1920年代一代年轻的台湾知识分子主张将台湾乡土化作为反殖民的一种手段抵抗性。这章非常有趣地描述了赖和张等作家如何利用已有的Sinitic字符对南部最小区域性语音中的本地声音进行了转录实验。这些令他们立刻拒绝-日本语,文学中文和白话普通话的人,“使独特的台湾身份得以存在,即使只是在声音层面上被从古老的中国中删除了却又让人想起”(第52页)。蔡表示,尽管白话民俗主义者宣称要在本地台湾人中教育和提高识字率,但讽刺的是,由
普通读者难以理解。 。 在1920年代发起的实验和语言改革在第二次中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突然结束随之而来的日本殖民镇压。本章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见解,包括声音和文字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和忠诚之间的关系,此外还提供了有趣的实验性转录和语言创新示例。 蔡强调“声音作为政治动机和启蒙工具的不稳定使用”,以及“语言声音与对本土土壤的忠诚之间的反常觉性的连接”(第204页)。蔡通过对“声音和附件的非晶性”的精妙理论讨论以及在区域性演讲中写作的可望脱的前景,提出了“声音与文字之间的麻烦关系”,从法律上讲,台湾和中国在台湾的竞争一直在进行。
406条评论
当代时间”(第204页)。第三章无疑是我最喜欢的一章,它既有丰富的文本实例,又有理论上的真知灼见。第4章“中立河,客家与好客”转向
客家作家钟立和? (1915–1960)和他对“中国”的论述,着眼于“医院-性的道德关怀配置了中国性和忠诚主义”的方式(第52页)。 以“台湾语”的概念为基础,以“台湾语”的概念作为开头,以阅读钟的自传短篇小说《一个加利女人》(“加里·波”??),其中描述了一个小男孩对祖母的记忆, 与客家定居者结婚的台湾土著妇女家庭:“内幕”和“外行”,以及“主人”和“来宾”(ke?,客家人),因此受到严格审查。本章还为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记述,钟忠忠是“满洲”的“来宾”并阅读了他的半自传式默克登有关中国,台湾,日本和其他日本殖民地
的故事的读者。本章的中心是“客家的病原学”(第210页),这是一个少数民族汉族,以其在中国中原的祖先故乡迁移出数百年而闻名。蔡(Tsai)使用民族语“客家”(通常被翻译为“来宾人”)中的“来宾”一词,进一步证明了与雅克德里达的待客之道有关的客人地位。蔡氏证明了台湾人固有的“贵族”作为他们在祖先的中国“故乡”中的“平反”现象;以及钟和他那一代人的其他作家所面临的困境-他们是日本人,在台湾长大。 ,然后经历了成为或不成为中国人的过程。我认为,本章是本书中最薄弱的部分,因为忠诚的中心主题在待客的概念上倒退了。由于本章的理论重点在于作者对与客家作为“客人人”地位的“客人”概念有关的待客分析,所以人们不禁要问,“ hak”的替代翻译是否“不”?作为“来宾”,而不是“外国人”,“访客”,“陌生人”,“寄居者”,“”或“囚犯”(第216页),可能会建议钟先生文学作品的其他读物。第五章,“吴卓六”和“作为隐喻的孤儿””的重点放在
可能是台湾殖民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品,吴卓六的? (1900–1976)亚洲孤儿(Ajia no kojiアジアの?),这是一部根据吴的创作经历撰写的自传小说。
评论407
1941年至1942年在中国定居。吴是第一位作者将孤儿隐喻应用到台湾,这种隐喻多年来因各种政权更迭而重新确立。这部小说写在贾帕·奥尼塞(Japa-nese)上,追溯了台湾主人公寻找身份当他逃离日本殖民统治以在中国奥塞尼·故乡重新生活时,却再次发现自己是一个陌生人。像大湾一样,他在中日之间是“孤儿”。在本章中,蔡讨论了几个问题:双语的忠诚度,孤儿的隐喻,家庭的隐喻和台湾的移民历史。蔡认为,与“孤儿是一个愤慨的受害者”的普通读本相反,蔡认为“吴把他的孤儿描绘成“台湾的一个恰当的比喻,是进步和前瞻性的”(第52页)。 超越了吴的杰作,本章考虑了孤岛隐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台湾相对于中国和日本的国际地位的影响。本章内容非常丰富,但由于本书大部分章节中都对语言有所关注,我希望看到更多对吴在其文学作品中使用日语的深入处理,从而使引起读者兴趣。 该结论提供了关于忠诚度,忠诚度主义和后忠诚度的理论讨论,并为“后忠诚度批评”奠定了概念基础。本章具有挑衅性,但令我感到失望的是,蔡用德里达(Derrida)的话和他的理论工作的诠释结束了他的书。 在本书的主要章节中品尝了蔡先生的许多原始“段落”后,我希望能在本书的最后几段中看到更多他自己的声音。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精美的作品,蔡先生巧妙地在一方面对台湾殖民文学的专一性与人类的普遍性(例如失落,创伤,背叛,忠诚,哭泣,住所,待客,迁徙,流离失所和孤儿的隐喻)之间进行了很好的区分。在另一。文字精巧但易于理解,并且该书应为亚洲研究领域以外的文学学者所关注。给作者的一个小建议是,有时阅读或文本的理论论述之间的转移与当代政治问题之间的转移是突然的,并在各章之间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此外,这本好书将通过对台湾殖民地作家使用日语和
408条评论
殖民语言政治。蔡先生讨论了五四运动对中国语言和文学改革的影响对这些作家的影响,我想听听同时发生的Japa-其他文学运动对对其影响(或缺乏影响)的更多信息。和语言改革。此外,殖民地居民使用日语的问题,无论是日语还是书面语言,都只能简单地加以处理。由于中国现代性是通过与“西方”和日本的三角剖分产生的,因此,通过文学生产→了解更多有关台湾相对于该三角形的特定位置的知识将非常有趣。就是说,没有哪本书可以做的一切。 就目前情况而言,毫无疑问,这本书注定将成为经典的。
在国家中寻找妇女:社会主义女性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64年),由郑望。 奥克兰: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2017年。 xv +380。$ 85.00布,$ 34.95纸,$ 34.95电子书。
密歇根州立大学Aminda Smith
我最近参加了一位著名的中国观察家的演讲,而她因对中国共产党(CCP)与妇女和性别平等有关的政策的专业知识而被经常引用。当听众成员ber问到反女权政策方面是否存在争执时在妇女联合会(Funülianhehui ?或Fulian)的党领导和官员之间,发言人回答声称认为富联只是党的一个分支而不能被认为是一个女权组织。尽管此主张并非完全错误,但却具有误导性。而且,这样的立场太普遍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报告文学和学术研究中:中共经常被描绘成一个完全重男轻女,像博格的巨人,就像男性主义者一样压迫女性。 其他任何现代国家权力,尽管早期都声称相反。 因此,王铮的反驳有力而有说服力的论点使她的新书成为对中国历史和中国女性主义历史的重要干预。如她的标题所示,
哈佛燕京学院出版
HJAS 79(2019):408–416